为了逃避收监,有的故意怀孕,有的甚至自伤自残,本是人性化的法律制度设计,成为罪犯逃避收监执行“挡箭牌”。近日,辽宁一男子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在盗窃前将一个15厘米长的金属异物吞进肚子里,企图保护自己。此事件一曝光,立马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赶紧随着小编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
前不久,辽宁本溪公交治安分局101反扒大队经过快速侦查抓获一名扒窃惯犯冯某。在审讯过程时,冯某态度嚣张跋扈,以吞食异物作为护身符大放厥词。办案民警押着冯某到医院,经CT检查发现其腹部有一根15厘米长的金属异物,随时有穿孔危险。为打击吞食异物嫌疑人嚣张气焰,同时保障嫌疑人的生命安全,侦查员对犯罪嫌疑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告知其随时有生命危险后,连夜与医院沟通,经过手术,从嫌疑人体内取出15厘米超长铁钉。经治疗后被民警送往看守所执行刑拘。
本溪市公安局公交治安分局101反扒大队大队长孟庆为告诉记者:“ 因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取出腹内异物的情况下,他会有生命危险,这样我们强制性的将他带到监所医院取出了腹内异物,这样做既起到了打击震慑犯罪作用,也起到了净化社会治安的作用。”
在我国的刑事法律中有一条体现了人文关怀。对身患重大疾病、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犯罪嫌疑人等变更刑事强制措施或者实行监外就医。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了这一点,把这种关怀当成了逃避打击的手段,出来作案前,都要吞食刀片、铁钉、钢针等异物,一旦遇到民警抓捕,这伙人就拿体内有异物做挡箭牌。
一个非典型女毒犯的三次怀孕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暂不收监,或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本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却让女毒犯李某起了歪心思。
李某出生于云南,80后,从小失学,年轻时误入歧途。2011年曾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2012年6月刑满释放后,先后与男友王某、杜某生育两个孩子。2015年1月又因和杜某一起贩毒被公安机关抓获。次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运输毒品罪判处杜某死缓、李某有期徒刑十二年。
由于当时李某已怀孕,法院对她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由其户籍所在地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谁知,其在生下第三子后的哺乳期内,又与他人怀孕生下第四子。收监第二次陷入僵局。
在其第四子哺乳期将满九个月时,法院曾多次与司法所、社区等部门商讨将李某提前收监,但依照看守所条例,哺乳不满一年不予收押。三个月后,承办法官又接到司法所电话:“李某又有身孕了,估计监外执行需要再延期。”收监工作再次陷入僵局。
2019年2月,李某生下第五子后,湖州中院为避免其“故伎重施”,联合司法局、派出所共同制定收监执行方案和应急预案。以哺乳期为切入点“破难”,根据《浙江省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实施办法》第七条“哺乳自己婴儿的期限一般不超过9个月”的规定,对李某提前收监完全有据可依。
最终,湖州中院在2019年11月作出收监执行决定,当日成功执行收监。
因李某家里只有母亲,如何抚养五个孩子,也是承办法官进行收监工作时要同步考虑的。承办法官先后六次前往三个幼子父亲所在地,联合司法所、民政部门、社区做工作。最终,孩子父亲喻某、费某担起监护责任。两个较大的孩子由李某的母亲抚养。在李某被收监前,五子均得到妥善安置。承办法官说:“李某多次借孕逃避责任的做法很是恶劣,但孩子是无辜的。”
像李某这样的女性罪犯并非孤例。三门县人民法院一年内发现3名女性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怀孕或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但怀孕,最后难以收监执行。而且,这3人都已生育,怀孕都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宁海县人民法院分析2012年度监外执行案件发现,18人中哺乳期妇女10人,占比55.6%,存在以恶意怀孕、生育逃避刑罚执行的问题。其中,一职务侵占罪被告人被交付执行时,因系哺乳期,不宜收监执行,当哺乳期满,法院作出收监执行决定后,该罪犯提出其已怀孕以逃避执行。2015年,该院监外执行20人中,哺乳期妇女5人。其中一个是贩卖毒品的女性熊某,从侦查到判决生效期间多次怀孕,以逃避强制措施与监禁刑的执行。
哺乳期满后,再次恶意怀孕,并在不生育的情况下连续怀孕;或怀孕并生育,怀孕期、哺乳期交替延续,致使罪犯长期处于非监禁状态,已成为司法实践一大难题。
事实上,是否需要坐牢与犯罪分子是否残疾,没有必然的联系,残疾人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那么法院判其坐牢,他就要在监狱中坐牢服刑。按照《刑法》的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已经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2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自残不是护身符,对这类违法人员,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小编再此提醒大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基本的法律意识,切勿以身试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旦有违法犯罪行为,肯定要接受法律制裁的。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1.12.13 14: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