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作为顶流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给冬奥带了很大的流量和创收。其中不法分子也将商家盯上了冰墩墩。近期,已有350余万学生个人信息遭泄露因体检了答题赢“冰墩墩”的活动。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2月,北京的李女士(化名)在一个家长交流群看到一张“‘魅力冬奥’冬奥知识传播助力大使活动”的海报。发布者称“给孩子领个冬奥大使证书……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均可参加”,还称“可以作为孩子的社会实践”。
该活动海报显示,活动主办单位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人才技能培训基地”,参与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冬奥纪念礼品”,可通过扫描海报二维码或在某微信公众号回复“冬奥”。
据调查,这个活动主要针对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开展,活动实行“冬奥值”积分制度,报名后首先在10分钟内答10道冬奥的常识题,答对6道即可加冬奥值10分。答题后,参与者还需填报所在学校、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参与过程中,需通过学习签到、邀请报名等方式获取“冬奥值”,达到一定分值可获得一星至五星不同等级的冬奥大使称号,在全国排名靠前的还可获得定制“冰墩墩”手办等限量奖品。
据了解,主办方宣称所颁发的荣誉证书可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分、评奖学金等依据,以此诱骗各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进入“竞赛平台”,并收取28元至36元不等的证书工本费牟利。
“其实像中小学生参与感不强,基本都是家长参与打卡得积分,因为大部分中国式家长感觉能拿多一个证都挺好。”李女士直言,“程序设计者也拿住了家长的这种心态。”
2月17日晚,记者扫描海报二维码后,页面显示“网页包含违法或违规内容,被多人投诉”“已停止访问该网页”。报名微信公众号也已经删光了所有推送。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泄漏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是发生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在呼吁、推动政府、全社会严格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也应增强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多留个心眼。
首先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看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诉别人。比如,上网评论时不要随意留个人信息。有很多小调查,小接力的活动,会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其次是不要随意丢弃个人信息相关的物品。比如在处理快递单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再次要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保管好。如提供复印件时,一定要写明“仅供某某单位做某某用,他用无效。”此外要关注复印过程,多余复印件要销毁。
综上所述,天下不会无端掉馅饼,即便有也是有套路有圈套的馅饼。小编再次呼吁大家,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态,因小失大。不要随便透露个信息,不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站链接。如果你的个人信息遭遇了泄露,可以向有关部门及时举报。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2.02.21 09: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