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联系电话: 400-100-6375
首页> 资讯> 浙江警方侦破了一起仿冒假药案 涉案金额超亿元!

浙江警方侦破了一起仿冒假药案 涉案金额超亿元!

  近期,浙江警方侦破了一起仿冒假药案 ,用降糖药假冒减肥药 ,其中涉案金额超亿元。报道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其中有网友留言道:给人吃假药肯定是不行的,吃死人怎么办?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年初,浙江绍兴诸暨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医疗美容行业进行专项排查整治时,发现在当地3起独立案件中,3名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都使用了一款叫做“AB轻盈素”的产品。

  浙江绍兴诸暨市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队中队长 应晓翔:经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该产品中含有与司美格鲁肽原料相同的成分。结合“AB轻盈组合”表面的化妆品虚假资质信息以及减肥的宣传效果、注射的操作方法等综合考量,经我局初步认定及报送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该产品为假药。

  根据3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进购的“AB轻盈素”产品,上家是以犯罪嫌疑人汤某为首的团伙。

  浙江绍兴诸暨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大队副大队长 惠建超:我局组织20余名警力赶赴广州郊区,对嫌疑人进行收网行动。到现场以后控制住了30余名涉案人员。在一平房里面发现一个清洗假药瓶子的简易房。里面设备陈旧,瓶子随地乱放,水源没有经过规范处理,排污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

  浙江绍兴诸暨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大队副大队长 惠建超:根据嫌疑人交代,他利用之前学习的一些冻干技术,对“司美格鲁肽”原料进行配制。

  在这起案件中,浙江绍兴诸暨警方共捣毁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假药窝点4个。

  浙江绍兴诸暨市公安局局长 谢琦:抓获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12名,现场查获各类涉案药品16000余件,涉案金额超亿元。

  案例

  知道减肥胶囊含有违禁成分,但为了牟取暴利,杨某与莫某、张某一起,每粒1粒.3元的平均价格购买了2万个这种胶囊,并开了一家专门从事这种减肥药的网上商店。2023年4月25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起诉,因销售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药,被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刑。

  一粒“见效”,不是暴瘦就是不舒服

  大塑料袋里有成千上万的散装胶囊,没有生产日期、制造商和成分说明。你敢吃这样的药吗?然而,正是这些“三无”胶囊,在非法商贩分包后,价值飙升了近十倍,并被送到了消费者手中。

  2022年初,小飞被网络弹出式广告所吸引,点击了一家销售减肥药的网上商店。奇怪的是,这家网上商店只卖一种叫做“老客户特别”的商品。“有很多回头客”和“对全额退款不满意”。在客户服务的销售下,小飞以89元7粒的价格买了一个,期待着减肥药的神奇效果。

  黑色的袋子里有一个金色的胶囊,除了一个英文标签,外包装上没有任何药物信息。收到减肥药的小飞试图服用一片,身体立刻感到非常不舒服,口渴和恐慌的症状几天后没有好转。没有等待预期的“瘦”,但等待强烈的不良反应,担心买假药的小飞向公安机关报告,经检测,小飞买的金胶囊含有非法添加物质西布曲明。

  三人合谋明知有害仍上架

  2021年初,正在创业的杨某将目光投向了销量好、利润高的减肥药市场,并与张某、莫某合开网店销售减肥药。起初,杨某购买了一家生产公司、保健品牌、成分齐全的正规保健品,但客户反映这种药效果慢,杨某开始寻找另一种来源。

  同年9月初,杨发现了一个金胶囊,据说服后可以抑制食欲,效果很好,三人讨论分工合作,杨负责注册商店、投资、采购,莫负责订单、客户服务、售后,张负责包装。他们开始在网上购买和销售这种减肥药,售价89元7、178元15、356元30。

  “进货后,我自己也试过了。吃了之后,我口渴了,心跳加快了,不想吃东西。”杨在网上查询,发现有人卖了一些社会新闻,加了“西布曲明”减肥药。服用后提到的极其相似的不良反应让他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减肥胶囊含有同样的非法添加剂。

  “正是因为这个胶囊有很大的利润,我一时受不了诱惑,想着卖完所有的库存就不卖了。”在检察官面前,杨解释了为什么他知道药物中含有非法添加剂,仍然在货架上销售。

  为什么常规减肥药的效果不如添加违禁药物好?原来,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刺激和抑制食欲的作用。由于其明显的减肥效果,它在减肥产品中被广泛使用了一段时间。但西布曲明作用于中枢系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2020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正式发布文件,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十倍赔偿,非法逐利终于“幻灭”

  案发后,公安机关在莫某、张某租住的公寓内查获了2765个未售出的金色胶囊,总价值2.2万余元,还有几个简单的黑色包装袋用于包装胶囊。

  经检察机关审查,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杨某、莫某、张某明知减肥胶囊含有非法添加物质,仍从其他地方购买了2万个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胶囊。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三人购买上述减肥胶囊,自行包装销售,收到14万余元。

  2022年8月30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向被告杨、莫、张提起公诉,同年9月8日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023年4月25日,法院采纳全部公诉意见,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杨有期徒刑两年,罚款30万元,判处莫、张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同时责令杨支付销售金额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140多万元,并在全国媒体上向消费者道歉。

  综上所述,售卖仿冒药肯定是违法行为,我们应该积极抵制这样的行为,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现象,请保存好证据,及时报警处理!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3.06.07 10:43:44
免费找律师
3秒免费登记 坐等律师联系你
  • • 风投天使轮500万 有纠纷就找金牌律师
  • • 更专业的律师平台
推荐专长律师
1 吴敬律师

吴敬律师 咨询我

北京 知名律师

电话: 132****8313

2 焦景收律师
3 王传巍律师
4 胡增瑞律师
5 张仁藏律师
6 叶真涵律师
7 李吏民律师
8 刘泽律师
9 李晓栋律师
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