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倒卖、泄露个人信息罪在法律上没有明确处理,我国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十分猖獗,很多人靠窃取、出卖他人信息牟利。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阻止个人信息的泄露,只能从自身加强防范。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赶紧随着小编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
11月起,一批新法新规将陆续施行,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中小微企业缴税、最低工资标准、机动车进京、电动车上路等等,哪一项对你生活影响最大?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正式施行。该法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
具体来看,针对“大数据杀熟”,该法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近日,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实施时间为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3月15日。实施范围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含河北省定州、辛集市,河南省济源市)。承德、张家口、秦皇岛、临汾、日照、临沂、潍坊、泰安参照执行。
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对外省区市机动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11月1日起,将需办理进京通行证的车辆行驶范围由六环(不含)以内、通州区全域扩大至全市域,禁止不符合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外省区市机动车通行北京市行政区域道路。
对进京通行证采取分类管理,其中,不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通州区全域道路的,办理六环外进京通行证,不限制办证次数及时限;需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通州区全域道路的,办理六环内进京通行证,每车每年可办理12次,每次有效期为7天,与原有进京通行证办理规定保持一致。
此外,《甘肃省反餐饮浪费条例》将于11月1日起施行。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通过设置最低消费额或者以其他形式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1、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登录的网站域名是否正确,谨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谨慎对待手机上收到的中奖、积分兑换等信息,切勿轻易点击短信中附带的不明网址,否则极易误入钓鱼网站,更不要在陌生网站随意填写个人资料,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2、慎连免费WiFi
目前,因免费WiFi而引发的网银账号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等案件呈逐年上涨趋势。国内80%的WiFi能在15分钟内被轻易破解,平均每天有约3.06%的WiFi会遭遇DNS劫持攻击,4.97%的WiFi会遭遇ARP攻击。
黑客甚至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所以,大家“蹭网”需谨慎,在公共场合使用免费WiFi时,不要登录没有密码的WiFi,尽量不要在公共WiFi下网购或登录网银、第三方支付平台,防止重要账号、密码泄露。
3、不在社交平台中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在社交平台中,很多人都喜欢晒自己的生活日常。例如,有的家长喜欢在朋友圈晒孩子的照片,甚至会不小心泄露了孩子的姓名、学校等,有的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等进行马赛克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
安全联盟提醒,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状态时一定要小心,不晒包含个人隐私信息的照片,可以通过设置分组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微博、QQ空间、贴吧等公开的社交平台上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4、慎重参加网络调查、抽奖活动
网络上经常会碰到各种问卷调查、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试用等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会要求网民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大家在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不要贸然填写个人资料从而导致信息泄露。
5、妥善处理快递单、车票等
现在,收发快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日常,但有不少人收到快递后,就将快递单据随手扔进了垃圾桶。而快递上一般都记录着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等,随手丢弃后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除了快递单外,机票、车票上也印有购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甚至常人容易忽略的购物小票上也包含了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手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对于这些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
6、及时清除旧手机的数据信息
在处置不用的旧手机时,很多用户仅仅只是将手机恢复了出场设置,或者只是采取了简单的删除资料的方式。但这些被删除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数据恢复工具还原,使旧手机上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隐患。甚至有不法分子专门从事此行业,将二手手机里的信息恢复出来,然后进行打包出售。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个人信息泄露方式很多,防范个人信息很有必要,可以通过:谨防钓鱼网站、慎连免费WiFi、不在社交平台中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慎重参加网络调查、抽奖活动、妥善处理快递单、车票等、及时清除旧手机的数据信息等方面来进行防范个人信息的泄露。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以上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1.10.29 10:12:28